激光能在玻璃飾品“繪”出內雕色彩 (2004-07-22)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文匯報
瀏覽:1697
辦公桌上、寫字臺前,“肚”里刻花的玻璃飾品清一色的沒有顏色。記者日前從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無色透明玻璃內用紅、紫、黃、灰“繪”出四色圖案,實現了從無色內雕向彩色內雕的工藝變革。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玻璃激光內雕雖然清透,但不逼真。這種發明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無色內雕工藝,是用激光在普通光學玻璃內部打出一個個小點,密密麻麻的小點連成一串組成各式各樣的圖案。這就好比一張黑白照片,因為缺少色彩元素,也就丟了靈氣,失了立體。
給它們來點顏色,如何?上海光機所光子技術國際合作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自己動手,讓某種特殊著色劑“隱身”于透明玻璃之中,經激光雕刻后,再施以熱處理,當溫度到達幾百度時,原本深藏不露的著色劑就會自動顯色,一只色彩鮮艷的蝴蝶就這樣栩栩如生。
更神奇的是,這些出自激光的雕刻圖案也能如同畫筆般,根據需要選擇深淺。一般而言,單位面積的激光功率越強,顏色越深;萬一頭道工序效果不佳,適當調整后續處理中的加熱溫度和時間,還能對深淺再次“修改”。
因為尚未大規模生產,目前彩色內雕的成本數倍于無色內雕,而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用激光雕刻出全色圖案。想象一下一道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繪制的七色彩虹在透明玻璃的映襯下,會是多么的絢爛。
除了工藝品,有關彩色內雕的探索還將繼續。在科學家眼中,顏色也是一種信息。而只要激光雕刻的線條夠細,達到微米、甚至納米級,這種色彩信息就能被光電子元器件存儲、記錄,從而實現信息的多維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