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中國電信完成三千余項軟交換設備測試 (2004-07-1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通信產業報 瀏覽:1668
  1998年,中國電信總工程師韋樂平把NGN的概念帶進中國,當時他所堅持的打破原來交換體制的“換心”理論,影響了一批包括中興通訊在內的一線NGN廠商?,F在,NGN已經逐漸成熟,在今年四月舉行的一次國際論壇上,韋樂平樂觀地估計,基于軟交換的新業務成本僅為PSTN的五分之一,開發周期僅為PSTN的十分之一。   這也許就解釋了中國電信為什么從前年開始,就對中興通訊、愛立信、西門子、北電網絡和阿爾卡特等五家廠商,去年又增加了華為和UT斯達康等廠商所進行的全系列測試,至今已經測試完3000多項性能指標,對這些主流廠商的軟交換系統設備進行了包括性能、互聯互通、協議、業務和運營維護等全方位的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相關測試的測試標準,是依據2003年中國電信集團所完成的軟交換相關協議以及設備規范進行的,該系列規范是以“中國電信軟交換實驗室”為基礎,各地研發中心參與共同制定的,并征求過多家軟交換主流設備提供商的意見,其中有許多標準在順從軟交換國際和國家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網絡實際條件和運營需求,進行了務實和創造性的擴充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電信的軟交換測試對于推動軟交換技術的發展及NGN的商用化進程作出了相當的貢獻。   而相對于以往的評估性測試,本次測試中廠商們的表現比以往更加成熟?!昂蛡鹘y交換技術的發展道路不同,”位于中國電信廣州研發中心的中國電信軟交換實驗室的技術負責人梁柏青解釋說,“中國的軟交換技術發展,是在電信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的共同研究和推動下逐步完善的,設備供應商已經知道如何根據不同運營商的網絡條件和業務狀況,來提供不同的網絡建設方案,大大促進了NGN商用的進程?!?   產業鏈未雨綢繆   目前,中國電信在針對NGN新業務所對應的規范進行完善和修訂,并在組網技術、承載網服務質量保證、維護支撐系統、業務生成平臺和終端技術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其中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準修訂中,有一個系列的技術要求非常引人注目,這就是支持第三方業務開發的關鍵性構件??“軟交換業務生成平臺”相關技術要求的制定,該技術要求的打造成功,將從實質上發揮軟交換體系結構在業務開放性上的能力,為未來順利地引入第三方NGN業務開發商,為電信網的業務增值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同時,軟交換和互聯星空應用的結合,有希望目前利用已經與互聯星空結盟的數百家甚至更多SP的力量為中國電信打造一個更有價值的業務網絡。   顯然,這更為中國電信在領先技術之后,在籠絡更蕪雜的第三方力量上贏得先機。   “相關標準制定和完善推動了業界的NGN標準化和商用化進程,”中國電信廣州研發中心的軟交換研究負責人梁柏青說。事實上,出自電信之手帶有“填補空白”意義的技術規范還有很多,比如中國電信定義了可操作的“邊緣業務接入控制”體系和相關技術要求,更是從實際上解決網絡安全、組建具有電信級別的業務保證網絡和支持開放終端的業務能力提供了有利的保證。   中國電信推動在軟交換核心網絡技術上的發展,同時在終端技術上更加務實,作為發起單位之一,中國電信將會在即將舉行的第二屆“下一代通信終端技術論壇”上,和來自各界的幾十家會員單位一起研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與終端發展密切相關的相關問題。這一論壇是在去年由中國電信和多家運營商、設備供應商發起,吸引了包括芯片、系統、終端和儀表等在內的幾十家單位,共同構建NGN終端產業鏈。   “中國電信軟交換實驗室在軟交換技術上還有很多的創新的概念,對中國電信保持在該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領先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梁柏青說,“時機合適我們會向業界推出,并集思廣益。”   純IT廠商的機會   從軟交換的起源來看,北美的一批以通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交換和業務分離的小公司堪稱先驅,這些公司多數規模不到十人,但它們多數殊途同歸,以作價賣給大的電信廠商為結局。   IT公司靠成千上萬的企業級設備起家,也誕生了像思科這樣的巨人,但是中國電信并沒有邀請一家IT公司來進入商用測試,這是否就意味著,純IT廠商在電信級軟交換市場就沒有機會了呢?   答案是有,就在企業級用戶與電信級服務的交界點?!癐T廠商對于企業系統的理解是很多電信設備廠商不具備的,就像很多IT廠商無法像電信設備廠商那樣理解電信網絡一樣,”梁柏青說,“但是當企業級系統達到一定的規模,就自然需要更大的外延,與電信公共網絡互聯互通是不可避免的,相互間的網絡融合和業務滲透有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我們希望并已經和IT廠商一起,共同在探討這兩者間網絡和業務相互融合的方法?!?   因此,通信領域的“二八理論”決定著,IT廠商在電信級市場空間廣闊,前提就是技術和服務理念的更新與融合。   令人期待的“雪崩”   據稱,中國電信啟動了相當規模的軟交換試商用網,這一網絡所支持的業務非常豐富。中興通訊估計,今年中國電信在北方地區軟交換容量達到幾十萬線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在南方,另一大固網運營商中國網通已經建成覆蓋全國21個地市的NGN網絡,該網絡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NGN商用網,接入用戶已經達到10萬線。   “通信業發展的特點是在業務相對成熟期,容易達到一個雪崩點。”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說,“以50萬容量為一個基準,電信技術和業務的成熟度會產生質的變化?!庇欣碛上嘈?,隨著技術和業務能力的完善、設備成本的降低、維護支撐系統的健全以及運營商需求加劇,軟交換的大規模商用將值得期待。   鏈接 中國電信NGN商用探索歷程   中國電信NGN發展策略的客戶定位首先是針對大客戶,采用NGN技術對話音網進行升級是一種更經濟有效的網絡建設方案。中國電信認為NGN應保持當前話音業務的延續性,NGN網絡業務與其他業務的互補并存性。發展NGN應考慮保護現有網絡投資的延續性。   從1999年開始,中國電信在廣東開始NGN的探索工作;   2000年,完成朗訊7R/E版本的試驗;   2001年年底,完成愛立信的ENGINE RERIHEAD網絡試驗,并在集團公司成立NGN領導小組,著手研究NGN在中國電信的試驗網建設;   2002年3月下旬,中國電信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開展NGN實驗網建設;   2003年中,上海電信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簽訂下一代網絡商用合同,該項目是中國電信所簽署的首個NGN商用合同。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