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心下一代委員會“計量科普”活動來到南寧學院,開展“計量文化與建設質量強國”主題講座。
廣西市場監管局關工委委員楊彥農高級工程師是這次講座的老師,他對大家說:“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今年的質量月。質量月作為一項重要的全國性群眾性活動,在促進全社會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質量強國的旗幟下,我們有了正確的方向指引,有強大的動力支持,有堅實的智能依托,有優秀的榜樣示范。”
楊老師講課由淺入深,娓娓道來:計量文化是從古代走向未來的準確統一的華麗篇章!作為世界古代文明的基石之一,計量在中國歷史上稱為“度量衡”。有了統一度量衡,超大規模的稅收才有了基準,也有了公平,國家的各項制度運轉才有技術條件。隨著社會發展,計量的功能逐漸深入到社會的生產、生活和政治活動等各個方面,計量支撐社會經濟和科學的基礎。
“古時候,沒有“質量”這個詞,但有“質”字。質,從斦,從貝。繁體的“質”字寫作“質”,上面是兩個“斤”,下面是一個“貝”?!敖铩焙汀柏悺倍际枪糯X幣,“質”也就和價值相關。”——課堂上,這樣的有趣點被巧妙地安排在講義里,讓同學們聽課時精神時常為之一振作,感覺時間過得飛快,這就是名師的魅力所在。
楊老師強調,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現代企業只有重視與強化質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證產品質量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就是加強計量管理。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貫穿了整個生產過程,而計量器具的使用時檢驗工作的重要手段,正確選用計量器具以及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楊老師還講,質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生活中的飲食行動大到高鐵、飛機、輪船、衛星遙感測繪、宇宙飛船的測控等精尖科技,都離不開質量的保障;而計量檢測工作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質檢工作的重要技術基礎。
南寧大橋是南寧標志性建筑,設計新穎、結構獨特、造型優美,是世界首座大跨徑、曲線梁、非對稱外傾拱橋。邕江上的跨江公路大橋,目前就有二十多座,從事力學計量檢測工作的楊老師,從1992年10月,開始與橋梁工程打交道,當時是廣西路橋總公司建設的南寧白沙大橋,接著是清川大橋等十多座大橋,他都參與了建設橋梁的力學計量檢測工作,保障建設大橋的檢測設備數據準確可靠,切實發揮力學計量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為公路交通運輸部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邕江上的大橋見證了南寧建國后不斷發展日新月異,它們和陽光藍天、白云碧水攜手,組成一幅幅多彩的畫卷,奏響一曲曲動聽的城市樂章,并支撐新中國成立后南寧城市發展的生命之重。
難忘的一課,楊老師以有智趣的計量科普知識和實驗室的故事,傳達了“量值定義世界,精準改變未來”的科學理念,讓現場的200位同學印象深刻,深受啟發,受益匪淺。認識到質量提升,計量先行。科學技術是科技創新的基礎,科學普及是科技創新的延伸。
課后,楊老師與陳正剛副校長、在座各位老師及全體同學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