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及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近日推出5項具體措施,圍繞防疫用品及原材料生產、區域支柱性產業等行業領域,以區域產業集聚區、專項產品園區等為重點,聚焦農副食品加工業、醫藥制造業等17個重點行業,五常大米、機器人等45類重點產品,組織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確定質量提升行動重點。各地結合轄區實際,開展了質量狀況調查,通過對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調研走訪、摸底排查等方式方法,查找區域、行業質量問題和差距短板,形成區域、行業質量提升的重點,每個市(地)至少確定一個質量提升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同時,要求各地要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代表企業、技術機構等進行研商會診,制定本地區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并細化質量提升短期、長期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服務作用。充分發揮好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技術機構等質量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加強質量技術信息資源整合聚集和開放共享,探索實施質量基礎設施“一平臺”查詢、“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模式,做強產業提升的質量基礎。
加大精準幫扶力度。采取“行政+專家質量工作問診組”的形式,將質量、計量、標準化和認證認可等方面的專家集結起來,充分發揮云課堂、視頻會議、電話熱線等技術手段,深入開展質量政策法規宣講、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理念推介,幫助企業檢查管理體系運行狀況,找準質量控制關鍵點,鼓勵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帶動企業全員、全過程質量控制和質量提升。
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各級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和“十百千工程”優秀企業的標桿引領作用,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模式,引導其他企業向標桿企業學習,交流互鑒。鼓勵質量標桿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動其供應鏈企業乃至各行各業努力提升整體質量水平,打造以質量為基礎的區域產品品牌。強化正向激勵,在政府質量獎評選中,向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中起到表率帶動作用的企業和組織適當傾斜。
加強質量共治。創新質量治理模式,注重發揮社會治理功能,推進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治理,強化質量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著力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努力形成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質量提升長效機制。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