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26日披露,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創新七大舉措,提升中國消費品標準和質量。
田世宏在當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這七項舉措是:
一、建立消費品標準比對與報告制度,加快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推動實現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二、建立和完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鼓勵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引入第三方評價,強化社會監督。
三、建立消費品生產經營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規定除強制性標準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3C強制性認證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之外,取消其它有關質量標準的市場準入限制。
四、建立統一規范的監督檢查制度,規定對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業的同一規格型號產品,6個月內任何地方、部門和機構不得重復進行抽查,推動實現“一個標準、一次檢驗、結果互認、全國通行”。
五、建立檢驗認證結果責任追究制度,完善檢驗認證機構承擔產品質量連帶責任的約束機制,進一步規范檢驗認證行為。
六、完善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體系,建立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七、運用“互聯網 ”質量技術基礎模式,形成“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整體解決方案,為企業、產業集聚區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集中式、一站式的質量技術服務。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消費品標準化和質量工作加快推進,現有消費品國家標準和已備案的行業標準近6000項,消費品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鞋類產品等行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0%以上。消費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間提高了1.8個百分點。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