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在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建立“模式+平臺+專家”運行機制,不斷提升服務的綜合效能。截至目前,陜西省已深入企業2655家,幫扶企業解決質量事項2908個。
為高效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做出了整體部署,印發《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工作方案》,此項工作被列入陜西《“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重點任務,作為目標責任考核和質量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耿普霞強調:“要凝聚合力,把此項工作做出實效,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既要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單方面要素的服務能力,更要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快速響應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綜合服務效能?!?/span>
按照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的統一部署,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扎實推進,各市市場監管局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服務模式、服務內容,夯實工作責任,加強組織保障。西安、延安、榆林、漢中等市市場監管局專門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延安市確定基礎性、拓展性、全領域三個階段發展目標;商洛市委編辦印發文件,成立“市質量品牌建設服務中心”。
結合地域特色,創新服務模式。西安發揮央企作用,在西安中交科技城打造質量基礎設施集聚服務區,典型做法在全國推廣。漢中采用“1個中心+1個線上服務平臺+40個線下服務站點”的模式;渭南采用“1個專家團隊+10項服務內容+多個服務站點”模式;延安采取“線上+線下、一個服務中心+N個服務工作站,一個資源協調辦公室+N支專家團隊”的模式;寶雞眉縣以省級果蔬及加工產品質檢中心為依托,采取“2+8”模式,服務獼猴桃主導產業發展。
組建專家團隊,實施專業化服務。抓住技術服務的特點,西安市吸納阿米檢測、廣電計量、SGS等10家知名技術機構參與共建,與西安交通大學等5所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并建立質量服務“智庫”;漢中市吸納75名質量管理、計量、標準化、知識產權專家入駐云服務平臺專家庫;延安市構建起多層次專家服務體系。
延安市“延檢通”一站式服務平臺
搭建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抓住長遠建設、常態化開展的關鍵,楊凌示范區“質量小廚”平臺采取線上商城模式,實現在線查詢、下單、物流送樣等全流程在線辦理;韓城市依托韓城市市場監管局網站搭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咸陽市投入50余萬元,建設線下實體服務窗口;延安市先后投入900余萬元,建成“一站式”服務中心業務大廳和線上平臺;漢中市投入60余萬元,建設運行了“漢質享”質量基礎設施(NQI)云服務平臺,實現服務對象、服務機構、監管機構三方質量數據協同共享。
漢中市“漢質享”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
一系列具體措施在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提升中作用逐漸凸顯。寶雞、銅川、渭南、咸陽、榆林、安康分別圍繞獼猴桃、水泥、印刷裝備、特種設備、羊毛絨輕紡、富硒等產業發展,完善服務體系,促進了企業提質增效升級,推動了當地重點產業發展。
以“渭南印刷裝備”為例,渭南推動當地印刷裝備機械行業走上“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之路。目前,渭南印刷裝備機械產業4家龍頭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0項,制定省級地方標準6項;獲得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118項,軟件著作權91項。印刷機械套色系統和靜止畫面影像系統、電子軸系統、PVC專用印刷機在國內占有率分別超過70%、30%、66.7%,穩穩占據國內中高市場。在此過程中,企業受益明顯。陜西歐泰印刷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渭南質量獎企業,通過差異化競爭,成品率由95%提高到現在的99%、能耗降低了30%左右,近年來新老客戶訂單量增長96%。
針對下一步工作,近日在延安召開的推進會上,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提出,全系統要加大試點工作推進力度、提高“一站式”服務的覆蓋面、加強服務平臺和站點規范化建設、進一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更好體現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便捷度”“廣度”和“深度”,讓企業、社會持續受益。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