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成品油市場專項檢查工作方案》要求,從2021年4月20日起,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調人員組成專項檢查組,重點對2020年度監督抽查不合格油品經銷企業和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存在質量、計量問題的加油站進行了突擊檢查。截至6月上旬,專項檢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部分盟市汽柴油質量監督抽查情況不容樂觀
本次共抽查37家加油站的70批次產品,合格48批次,抽查合格率為68.57%,不合格22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31.43%;其中汽油抽檢26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15.38%,柴油抽檢44批次,不合格18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40.91%。汽油不合格項目主要有:研究法辛烷值、硫含量等指標;柴油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運動粘度、閃點(閉口)、硫含量、酸度、潤滑性、餾程、總污染物含量、冷濾點等指標。
在內蒙古西部區,抽查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21家加油站的39批次產品。汽油抽檢12批次,9批次合格,3批次不合格,抽查合格率為75%;柴油抽檢27批次,10批次合格,17批次不合格,抽查合格率為37.04%。被抽查的21家加油站,20家存在經銷不合格油品情況,問題發現率為95.24%。
在內蒙古東部區,抽查赤峰市、通遼市16家加油站31批次產品。其中汽油14批次,柴油17批次。赤峰市抽樣8批次,通遼市抽樣23批次,不合格共計2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6.45%。
部分私營加油站計量作弊現象嚴重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本次行動中,抽調自治區計量院、包頭市質計所、烏蘭察布市質計所、二連浩特市質計所以及部分旗縣質計所流量車對加油站計量開展“交叉檢查”。共抽查加油站36家,現場檢定稅控燃油加油機加油槍84條,其中合格60條,不合格24條,不合格率為28.57%。關停故意破壞加油機準確度,利用計量作弊手段“缺斤短兩”坑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加油站14家,其中,呼和浩特市1家,包頭市5家,烏蘭察布市1家,赤峰市2家,通遼市2家,錫林郭勒盟2家,二連浩特市1家。拆卸、封存偽造防作弊芯片、稅控芯片加油機計控主板62塊,扣押裝有作弊程序電腦主機11臺,無線發射器2套,通訊控制器4臺。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案件交辦函,分別將上述22個批次不合格產品檢驗報告及13個計量作弊違法案件線索移交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調查處理。目前,各相關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調查取證以及相關設備鑒定工作。烏蘭察布市一家加油站因存在多項違法行為且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已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檢查組對所查處的案件進行了分析,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省道和重載運輸專線以及用油量大的廠礦周邊是偽劣油品的“重災區”。檢驗結果證明,檢出的所有不合格柴油全部出自這些地區。個別柴油硫含量竟然高達5300多,是國家標準(≤10)的530余倍;二是個體私營加油站偷稅漏稅情況嚴重。檢查組發現,被檢查的所有個體私營加油站均存在偷稅漏稅情況;三是加油機計量作弊行為惡劣。檢查組發現,部分私營個體加油站私自改裝加油機,使用電腦軟件程序及相關硬件配合實現計量作弊,克扣油量。
下一步監管重點
一是追根溯源打擊制售劣質成品油及計量作弊違法行為。按照“四不放過”要求,與公安部門聯合辦案,鎖定并深挖劣質油品混調窩點,掐斷劣質油品上游渠道。及時將計量作弊涉刑案件移交公安部門,并深入追查假冒芯片、作弊軟件生產廠家與不法分子。
二是繼續對重點地區加油站開展綜合檢查。充分利用監督抽查和“雙隨機”等手段,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持續保持專項整治高壓態勢。同時組織異地互查、交叉檢查,防范地方保護,追查失職違紀行為,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
三是加大執法人員培訓力度。本次專項檢查中發現,各盟市均存在查辦相關案件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一步,將通過集中培訓、每周一課、執法現場指導等方式方法,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方式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四是加大專項整治成效的宣傳報道力度。協調新聞媒體派出記者,跟隨專項檢查組,對專項整治行動同步進行跟蹤報道,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整治行動的影響力,對不法分子形成長期震懾效應。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