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獲得國際計量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三,我國自主可控的國家時間基準達到3000萬年不差一秒,長度量子基準達到每米誤差不多于50納米,都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在這次量子化變革中,我國對溫度、質量的重新定義也作出了重要貢獻,能夠保證我國量值與國際等效一致。
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來臨前夕,中國測試新聞中心前往北京,對國際計量委員會委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段宇寧研究員進行了關于“國際單位制演進”的專訪。
本期三大看點
①新定義將為人們日常生活乃至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帶來什么改變和影響?
②作為我國國家計量院,有哪些計量科普計劃?比如配合學校教科書的知識重構?
③未來7個基本單位會不會溯源到一個量上?
內容推薦
更多>2019-08-26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4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