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辭海中,見微知著的解釋是看到事物的一點跡象,可推知其實質和發展趨勢?!俄n非子·說林上》中有“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睗h·班固《白虎通·情性》中講到“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知著者也。”宋·蘇洵《辨奸論》的見解是“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span>
什么是計量?在《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定義為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實際上,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自然界的一切現象、物體或物質,是通過一定的“量”來描述和體現的,因此,要認識大千世界和造福人類社會,就必須對各種“量”進行分析和確認。既要區分量的性質,又要確定其量值,計量正是達到這種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計量幾乎滲透到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如家用的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熱量表,出門買菜用秤交易,開車加油會用到加油機,上醫院說不準會用上血壓計、X射線機、CT機。不論是用手機還是電腦上網總是擔心流量夠不夠用,您可能也沒想過一瓶化妝品100mL到底能差多少。
只要有計量活動,就會有誤差,這是由計量器具特性決定的。誤差是什么,簡單講是測得值減去參考量值。誤差有正有負,對于計量活動中的誤差,在法律層面有合理約束。
問題是我們是否注意到,這正負誤差的厲害。比如最常見的家用四表,水表的允許誤差限是±2%,燃氣表是±1.5%,熱量表是±5.1%,電能表是±1%。按常理講,不論是計量器具生產企業,還是使用單位,對誤差限的控制,應盡可能求準,對誤差的正負控制應是隨機的??涩F實中,總是有違背常理的現象。據悉,某行業機構對某類家用表進行統一招標,確定幾個品牌,用于采購。但在具體采購過程中,中標企業凡是生產正誤差表,就大量采購,若某企業生產正負誤差隨機分布的表,采購量逐年萎縮,之后生產企業紛紛生產正誤差表。筆者夸張地計算,某類家用表全國5億塊,一塊表一年計費300元,本來正負誤差是隨機的,可如果是0.9%的正誤差,每年輕而易舉就能收益十幾億元。
手機、電腦上網流量大多數人搞不明白,筆者通過笨方法想,上網流量可能分瞬時流速和累計流量,瞬時流速應該是每秒跑了多少量,它反映的是上網快慢,決定上網質量。累計流量是在某一段時間計了多少總量,它應該是計費依據。按測量原理,搞準瞬時流速和累計流量應該不是難事。既然是按流量結算,測量流量的系統應當準,否則不能體現公平。相關部門應該明示,測量流量計費系統的準確度是多少,是否包括上線、下線、時差等損失,是否有國家檢定/校準規范,是否有第三方檢定/校準,是否有完善的溯源到國家基準的溯源體系確保量值準確可靠,有沒有測量過程控制等。
鏈接:
古代度量衡單位趣談
變與不變——談量天尺
秦朝的度量衡法制
從對“量”的認識到“測量”
度量衡故事:廉頗一餐吃1斗米、10斤肉
精美的度量衡標準器——新莽銅嘉量
度量衡故事:古人力氣有多大!
新中國頒布的第一批計量檢定規程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變遷
度量衡的經典著作《漢書·律歷志》
丈量世界的人體之尺
淺說古代計時文化
本文刊發于《中國計量》雜志2016年第5期
作者: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周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