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計量講座

定量包裝生產企業計量控制基本程序和技術方法

發布時間:2007-04-04 作者:劉偉俊 李紅兵 來源:www.jlbjb.com 瀏覽:3938


  一 、準確理解凈含量的定義與定量包裝凈含量的要求

  1.凈含量的定義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中給出的定義是:凈含量是指去除包裝容器和其他包裝材料后內容物的質量、體積、長度。廣義地說,凈含量是商品內容物的量。計量檢驗時,不論商品的包裝材料,還是任何與該商品包裝在一起的其他材料,均不得計入凈含量。如方便面中的調料包、叉子等不得計入凈含量。
  2.凈含量的單位選擇:對于液體商品和半流體商品,既可用質量,也可用體積來表示凈含量,至于用哪個做單位,取決于使用的是什么計量器具,是質量的還是容積式的。一般而言,用質量的易操作,易控制,也容易掌握。
  3.保質期與凈含量的關系
  JJF1070中規定:計量檢驗的商品,應是生產企業自檢合格的商品或流通領域銷售的在保質期內的商品。在計量檢驗時一般不考慮商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凈含量的變化。對水分流失和易揮發非密封的商品,如香皂、肥皂等,不在流通領域抽樣檢驗,應在生產企業抽樣檢驗。因此,對于一般商品,在保質期內都應滿足凈含量要求,將內容物的損失考慮進去。
  4.凈含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中的兩個要求是:
  A.單件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應在一定合格質量水平上滿足最大負偏差的要求。
  B.定量包裝商品批平均凈含量不低于產品標簽標注凈含量。

  二、凈含量目標值的確定

  灌裝目標值μt,在理論狀態下則是標稱值μ,即μt=μ,這時其平均偏差應該為零,其偏差分布應符合正態分布,其出現正偏差和負偏差的概率相等,各為50%。
  考慮到一個生產批的量比較大,進入到流通領域銷售后,一個大的批有可能拆分成很多個小批。如果拆分的足夠細,就會出現合格批和不合格批各占50%的現象。要想提高流通領域抽查合格率,就需要加一個修正值。根據正態分布理論,這個修正值與生產批的標準偏差成正比,故μt=μ+ησ,其中:η是標準偏差值的系數,通過查表可知,σ是標準偏差值。
    

  實際上,由于正偏差不受約束,為盡量減少返工所帶來的損失,所有正偏差可不返工,因此在使用表1時,合格率是以括號內的數據,即:如果期望流通領域抽查的合格率不低于84.1%,η取1;如果期望流通領域抽查的合格率不低于95%,η取1.64,以此類推。
  考慮到產品在保質期內的水分流失和揮發引起的凈含量的變化等因素,還需要確定產品在保質期內的平均流失量ΔW
  綜上所述,灌裝目標值μt=μ+ησ+ΔW。還有機器的波動和皮重的波動。
  其中ησ+ΔW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超包值。

  三、灌裝凈含量的控制值

  實踐生產時凈含量會圍繞著灌裝目標值上下波動,在出現異常時還會嚴重漂移。為此生產時還必須控制灌裝量的上下限。根據正態分布理論,三個σ可達到99.73%的合格率,因此灌裝量的上下限差值就可設定為六個σ,這樣不需要頻頻調機。此時:
  W上限=μt+3σ=μ+ησ+ΔW+3σ
  W下限=μt-3σ=μ+ησ+ΔW-3σ
  當然,如果為了減少多包帶來的損失,在生產控制中也可以縮小上下限差值,高密度地開展計量測試,頻繁調機以盡量收窄幅度。
  注意:在確定上下限時,要注意不要超出標準(強制性和企業內部)及《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的單件商品凈含量控制范圍。    

[page_break]

  四、灌裝方式與標準偏差

  灌裝方式主要有手動、機械兩種。機械的又分為全自動、半自動。不論何種灌裝方式,都會產生誤差和漂移,如圖一:
    

  圖一  1-02灌裝機注凈計含量被動圖

  手工灌裝,誤差與生產工人工作態度及要求有關,主要出現在零售場所,不太適合定量包裝生產實際,同時可以實行全檢,只要計量器具不出現問題,凈含量相對易控制一些。這里不展開討論。
  機械灌裝,誤差由包裝設備引入,受設備的標準偏差σ控制。設備標準偏差,即可從生產商處得到,也可從生產現場抽樣,按下列公式計算每個小時的樣本標準偏差。  
  σ=[Σ(Xi-X)2/(n-1)]0.5={[Σ(Xi)2-(ΣXi)2 /n]/(n-1)}0.5
  式中:σ——生產線的標準偏差;Xi——樣品凈含量;X——樣品平均凈含量;n——樣本數。
  灌裝設備的準確度對標準偏差的影響十分大。灌裝設備準確度越差,則標準偏差的σ越大,要保證不出現負偏差所帶來的膏體損失越大。太高不經濟,要選符合滿足要求的最低準確度的。    

  五、計量灌裝過程控制與管理

  1.灌裝線上檢驗特點
  灌裝過程中檢驗,可以不破壞產品的包裝就可以測試出(通過先測包裝的質量,灌裝后再測總質量的辦法測算出)凈含量,這樣可以避免事后檢驗破壞商品的密封和包裝帶來的返工和材料損失等問題。
  2.灌裝過程控制    
  (1)開機和目標值設定:作業人員依據開機程序并根據包裝品種、規格對灌裝值進行設定。開始灌裝值必須十分接近目標值。
  (2)灌裝過程中抽查:根據生產線的速度及檢驗的特點,選定一個檢驗周期,由作業人員定期抽查,并如實記錄。
  (3)控制情況核查:根據公司計量(質量)管理架構,由作業人員的上一級管理人員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以監督作業人員的檢驗是否有效進行。
  (4)凈含量計量記錄的樣式如下:
  (1)對于皮重變化量大的,其記錄表格如下:
    

  (2)對于皮重相對恒定的,其記錄表格如下:
    

   六、不合格品的控制

  1.灌裝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要收回發現之前的一個檢驗周期內的商品進行復查。
  2.倉庫抽查中發現的不合格品:要細心確認不合格品的分布,對可疑商品進行復查確認。
  3.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置:
  讓步放行:超過控制上限的;或雖有少量商品低于下限但又十分接近下限的,但平均凈含量超過下限的。
  返工返修:生產工藝確??梢苑倒ぃ曳倒こ杀竞艿偷?,加灌;否則報廢。
  報廢:包括降價賣給特定人群(如本廠職工),銷毀。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