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換算引發的航天事故
發布時間:2016-12-06
作者:
來源:廣東計量協會
瀏覽:7070
1998年2月,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了一顆火星氣象探測衛星,預定在1999年9月23日進入火星軌道。就在衛星飛抵火星時,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衛星并沒有進入預定的火星軌道,卻在直接闖入火星大氣層后墜毀了。NASA經過調查發現,引起這次事故的原因居然是資料中英制計量單位沒有正確地轉換為公制。這一錯誤主要出自工程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航空航天器制造多沿用英制單位,但是,噴射推進實驗室研制的小推進器卻使用了國際單位制。按規定,航天器生產企業在提供的資料中,應把英制換算成為公制,以保證小推進器能夠準確地調整太空船的航向。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這次提供的資料中卻疏忽了單位制的轉換。衛星發射后,導航員始終認定啟動小推進器是以"牛頓"為力的單位。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資料卻是以"磅"為單位,致使太空船在航向調整中一直存在著微小的力值偏差。日積月累,終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這個計量單位換算的"小錯誤"帶來的損失有多大呢?僅這顆火星氣象衛星的造價就值1.25億美元。(來源:2016年全國計量科普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