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綜合知識

計量人看過來?如何編制地方標準

發布時間:2025-03-24 作者: 來源:學習標準化 瀏覽:263

地方標準的編制是一項系統性、規范化的技術工作,需要遵循科學嚴謹的流程和行業規范。以下結合《標準化法》《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等法規要求,梳理地方標準編制的核心步驟和要點。

一、地方標準編制基本流程


(一)立項階段
1.需求調研。通過行業調研、企業座談、專家咨詢等方式,明確地方標準制定的必要性,比如填補空白、規范市場、保障安全等。 


2.提交立項申請。向省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如省/市市場監管局)提交《地方標準立項申請書》,說明標準的制定背景、適用范圍、技術依據、工作計劃等。 

3.立項評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評估標準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社會效益,通過后納入地方標準制定計劃。

(二)起草階段

1.組建起草組。由行業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龍頭企業、檢測機構等代表組成工作組,明確職責分工。 

2.草案編寫。要遵循GB/T 1.1《標準化工作導則》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核心章節。 內容需具備科學性(數據支撐)、適用性(符合地方實際)、協調性(不與國標、行標沖突)。 

3.內部驗證。通過實驗驗證、試點應用等方式確保技術指標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征求意見階段

1.公開征求意見。通過官方網站、行業協會等渠道公示標準草案,向相關企業、專家、社會公眾征求意見,時間一般不少于30天。 

2.意見處理。匯總反饋意見,逐條分析并修改草案,對未采納的意見需說明理由,形成《意見匯總處理表》。

(四)技術審查階段

1.專家評審會。由行政主管部門組織5人以上單數專家(含技術、管理、使用方代表)進行評審,重點審查:一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二是技術指標是否科學合理;三是與現有標準的協調性。 

2.修改完善。根據專家意見修改標準文本,形成報批稿。


(五)批準發布階段
1.行政審核。行政主管部門對標準文本、編制說明、意見處理表等材料進行形式審查。 


2.批準編號。通過后賦予地方標準代號(如DBXX/T XXX—2025),正式發布并公開標準文本。 

二、關鍵注意事項

1.合規性。地方標準不得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抵觸,需在發布后30日內向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利益協調。涉及多方利益時(如企業技術專利),需通過協商明確知識產權歸屬。 

3.動態維護。標準實施后需定期復審(一般不超過5年),根據技術發展或政策調整及時修訂或廢止。 

三、標準文本結構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技術要求 
4.1 基本要求 4.2 性能指標(如能耗、安全參數) 5 試驗方法 
6 檢驗規則 
7 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 
8 附錄(可選,如檢測方法示例) 
四、其他
通常標準制定的周期需6個月至2年,取決于技術復雜度、利益協調難度等。企業如想參與標準制定可通過加入行業協會、申報標準化試點單位、向主管部門提出建議等方式參與。

總之編制標準需注重程序合法、技術嚴謹、多方協同,確保標準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