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場重聯”理論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發布時間:2017-07-12
作者:
來源:中國科技部
瀏覽:3403
磁場重聯是空間物理中的經典問題,它是太空等離子體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物理過程。太陽耀斑的爆發、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太陽風-行星磁層在邊界層的相互作用、行星磁尾蓄積能量的爆發等等,都是磁場重聯的不同表現形式。磁重聯觸發通常在很小的重聯區,但對宏觀系統有全球尺度的影響。重聯區的物理機制緊密關系著磁場重聯的本質問題,201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大型科學衛星 MMS星簇, 首要科學目標就是磁場重聯區里的物理機制。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戴磊和王赤等科研人員最近在磁場重聯區的基礎理論研究上取得突破,用自主提出的理論解釋了NASA-MMS衛星在重聯區的最新精細觀測,研究發現,MMS的高精度測量驗證了兩個重要預言:1)霍爾電場大小由離子熱壓梯度決定;2)霍爾電場和霍爾磁場大小的比值落在幾個阿爾芬速度的量級。這一理論解釋了磁場重聯區的霍爾效應,闡明了磁場重聯區一系列其他觀測事實,包括場向電流,霍爾磁場等。
這一研究結果入選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研究亮點,AGU??敿毥榻B和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