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的研究表明:對特定的癌癥來說,較低劑量的放療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發布時間:2015-08-14
作者:
來源:中國科技網
瀏覽:2308
“國際原子能機構5月7日消息”:4月24日至28日,歐洲放射腫瘤學協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第3屆放射腫瘤學論壇,國際原子能機構輻射生物學和放射治療學部門介紹了其資助的相關臨床和調查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對特定的癌癥來說,較低劑量的放療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其具體5項研究成果如下:
1. 頭頸部癌癥晚期:針對104名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采取每周6次放射性治療,同時配合使用癌細胞放射性致敏藥物??尼莫拉唑,與單純采取每周6次放射性治療相比,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肝癌晚期:臨床研究表明,與現在通用的采用較長時間的放療相比,較短時間的放療對患者存活和減輕病癥能夠取得相同的效果。
3. 做過乳房切除術的乳腺癌患者:對496名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對已經做過乳房切除術的患者,再對其鎖骨周圍的淋巴腺進行放射性照射是沒有必要的。
4. 直腸癌晚期:目前,對直腸癌晚期患者,多采用長時間放療(5周25次放療)加化療的方法治療。初步臨床研究表明,短時間放療(1周5次放療)加外科手術能夠取得同樣的療效。
5. 骨癌擴散:初步臨床研究表明,就控制骨癌擴散導致的疼痛而言,單次高劑量放療比單次低劑量放療明顯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