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開發出可保護文物的玻璃傳感器 (2004-09-2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968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開發出一種玻璃傳感器,可對來自空氣濕度、溫度和氣態有害物質的綜合作用做出敏銳反應,并在建筑、文物古跡和藝術品遭受環境侵蝕前發出預警。
按照傳統,空氣濕度、溫度和氣態有害物等參數只能分別測量,由于腐蝕是所有變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很難對腐蝕作用得出準確結論。弗勞恩霍夫協會硅酸鹽研究所的羅米奇介紹說,他們開發的玻璃傳感器是由特殊玻璃制成的只有幾厘米的薄片,鉀和鈣含量很高,對腐蝕特別敏感。在要保護的材料遭到侵蝕前很久,就可從傳感器上觀察到變化。周圍環境對保護物品的腐蝕程度如何,玻璃薄片在幾周內就可以感知。
研究人員把安裝在小架子上的傳感器放在不同地點,幾周后用紅外光譜鏡(分光鏡)對薄片進行分析。數據顯示玻璃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研究人員便可得知石頭和金屬等無機物將遭到什么侵蝕,腐蝕因什么有害物質造成。在顯微鏡下還可以看見是否有微生物參與。
羅米奇說,新型傳感器在文物建筑、教堂玻璃和博物館中多次經受考驗,所獲得的數據有助于改善藝術品的保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