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認證認可的主管部門是科技部,具體工作由老撾科技部下屬標準計量司負責,而標準計量司由標準處、計量處以及四個中心組成,依據老撾標準化法開展工作。2013年,老撾加入世貿組織(WTO),其標準化工作包含標準和認證認可。老撾目前尚未開展強制性認證。
老撾農林部(MAF)是有機認證的主管部門,2005年頒布了老撾國家有機標準REF. NO.1666/MAF.DOA,2005.
在認可方面,老撾方面正準備籌建認可辦公室。目前老撾的實驗室和認證機構獲得新加坡或泰國等國認可。
老撾已確定認證標志,開展的自愿性產品認證包含 8 種產品(包括飲用水,水泥、鋼筋、咖啡豆、奶粉、白糖等,有126 項產品獲得認證。老撾通信行業管理部門為老撾郵電部( Ministr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老撾ICT發展指數相對較落后,在通信產品的認證認可方面還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
農業是老撾的經濟支柱行業。因為農民沒有渠道購買用于作物生產的化學品,而且他們基本上已經以可持續的方式在種植作物。缺乏化學品和更好的技術在現實中似乎是一個缺陷,但卻幫助老撾農民更習慣于有機農業的原則,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日常工作中。
有機農業的概念于1990年首次引人老撾,但是就市場價值而言,有機農業微不足道。由于缺少與有機產品的市場連接,農民通常將有機農產品作為傳統產品銷售,只有少數產品以有機農產品的概念銷售,例如茶葉、咖啡等。
老撾政府一直對有機農業給予較大支持,制定了《2025年國家有機農業發展戰略計劃和2030年愿景》,表明了對有機農業的長期支持。
老撾農林部(MAF)負責有機農業的推動和規范管理。老撾工業和商務部及公共衛生部也參與有機產品認證的管理。農林部在其農業總司(DoA)下設立了老撾有機認證中心負責有機認證。除此之外,目前老撾沒有其他的有機認證機構。DoA依據ISO/IEC 17065、 GMP、HACCP開展有機認證工作,認證證書式樣見圖1。
圖1 老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老撾的茶葉在2006年成為第一個獲得有機認證的農產品,目前老撾主要的有機認證農產品是:茶葉、咖啡、大米、蔬菜等。
在認證方面,根據201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調查,老撾已開展的認證活動和頒發的證書數量為質量管理體系(33張)、環境管理體系(6張)、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2張)、能源管理體系(1張)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274張)5種管理體系認證,共頒發了316張證書,2016年認證數量與2015年(476張)相比有所下降,這與經濟發展狀況有關。
有機認證方面,目前只有DoA下屬老撾有機認證中心負責有機認證,老撾主要的有機認證農產品是:茶葉、咖啡、大米、蔬菜等。老撾有多家組織、合作社、公司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但目前沒有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
自2005年老撾頒布國家有機標準之后,老撾農業部積極與外部共同開展有機農業合作項目。老撾農業部與我國認證認可管理部門長期保持友好的溝通合作,開展多次互訪交流活動。老方多次學習我國建立的統一的國家認證認可制度及取得的成功經驗。此外,2015年中老泰鐵路項目正式簽約,這是首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全線將從昆明途經老撾萬象至泰國曼谷,預計2021年通車。中老鐵路不但是瀾湄合作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這個項目還將成為瀾湄合作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相對接的核心樞紐和“新通道”構成要件。多年來,我國通過幫助老撾建設認證認可體系,申請中國認可、開展技術培訓與研討、簽署諒解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途徑,為老撾提供支持和幫助,進一步推動雙邊貿易及中國與東盟貿易的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