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社會中,病毒感染已成為嚴重的健康挑戰,流行病能快速地輕易地跨國傳播,比如我們正在經歷的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這些都增加了對公共場所潔凈表面的抗病毒措施和處理需求。
近日,英國國家物理研究院 (NPL) 和英國國家生物膜創新中心 (NBIC) 的科學家聯合對抗病毒材料和涂層領域的知識現狀、研究方向和實踐情況進行了全面回顧,并在Communications Materials雜志上發表了文章《抗病毒表面和表面涂層及其作用機制》。
研究團隊研究了多種具有抗病毒特性的天然以及合成表面材料和涂層,包括金屬、聚合物和生物聚合物、石墨烯和抗菌肽,以及可能影響病毒表面附著的物理化學特性。研究結果還闡述了抗病毒材料與涂層在消費品、個人防護設備、醫療保健和公共環境中的實踐和應用。
通常情況下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能夠防止病毒傳播,不同的傳播方式也增加了阻斷難度。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多重屏障保護,除了高衛生標準和疫苗接種外,還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充足的個人防護裝備 (PPE) 或具有抗病毒表面的公共設施。從目前已發表文獻中總結出的研究結論表明,材料科學能夠在制定減緩傳染病爆發的理論概念和實際措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病毒大流行的挑戰和準備。
目前,NPL已經與行業合作,支持英國企業為醫療行業和普通公眾制造新型面罩。NPL 的專家還能夠提供滿足相關標準的指南,并對標準和新設計的產品和材料進行測試,幫助優化設計。
研究人員表示,材料科學和技術在減少病毒傳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許多材料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特性。之前,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表面材料和涂層的抗菌特性上,而對抗病毒特性的研究較少。在COVID-19 爆發之后,這一研究重點已開始慢慢轉向了解材料的抗病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