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黃沙地區水產商會正式對外發布《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團體標準。該《規范》將于2020年10月1日起,在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市場商會會員單位統一執行。
據介紹,《規范》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首個針對水產市場計量行為的誠信計量團體標準,旨在有效遏制水產市場日常交易中存在的計量作弊、價格欺詐等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廣州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水產價格,全國看廣州,廣州看黃沙?!秉S沙水產交易市場,是國內經營輻射面最廣、交易規模最大的鮮活水產品專業市場和集散中心之一,市場經營活躍,交易數量巨大。今年3月,針對個別經營商戶受利益驅使,交易中存在“缺斤短兩”等問題,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荔灣區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探索以“行業自律為主、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新路,提出并組織編制了《規范》團體標準。
“《規范》主要內容經反復研究、調研和驗證,制定過程嚴格遵守和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參照了國家《商業、服務業誠信計量行為規范》等要求。”據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延暉介紹,《規范》充分考慮水產市場交易特點現狀和廣州誠信計量制度建設的要求,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既有創新點,又顧及長期經營形成的一些便利做法;既重點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又兼顧守法經營商戶的權益不受影響,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好的操作性、適用性。
據介紹,《規范》的制定和實施,旨在引導和規范水產市場,通過自主管理,增強誠信計量意識,完善誠信計量管理體系,持續提升計量保證能力和誠信計量管理水平,通過踐行公開承諾,落實先行賠付等有效措施,杜絕計量欺詐、作弊等行為,大力營造水產交易活動的守法誠信、健康發展的行業氛圍,打造誠信經營、公平透明的良好消費環境。
《規范》重點對以下方面進行明確和規范:明確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部門及人員、管理制度等計量管理要求;提出經營用計量器具、公平秤、計量器具臺賬、計量檢查、檢定、校準標識管理等要求;對法定計量單位使用規范、稱重結算、明碼標價零售商品稱重和分裝商品的計量等作出規定;對計量責任協議、計量承諾、計量投訴處理、誠信計量信用分類監管、誠信計量示范和顧客滿意度等核心內容提出清晰的標準。
《規范》正式實施后,若消費者發現權益受到侵害,可按照市場內溫馨提示牌主辦單位服務電話或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附:廣州《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規范》“五大創新點”
一是該《規范》是廣州市首個誠信計量管理的團體標準,也是廣東省、全國首個針對水產市場計量行為的誠信計量團體標準。
二是在水產交易行業率先引入“先行賠付”制度。在第9章“計量承諾和投訴處理機制”中提出,對計量投訴,市場主辦方應當及時公正處理,消費者所購商品,在保持原狀的情況下,經公平秤復核,短秤缺量的,要求經營者至少按“退一賠三”賠償消費者;如有爭議,市場主辦方承擔先行賠付連帶責任,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是填補了對活魚、水發物計量負偏差標準的缺失。在第8章“商品及商品量管理”中提出,商品結算量應當與計量器具顯示的實際量值相符,商品(活魚、水發物除外)的計量負偏差應符合《零售商品稱重計量檢驗規則》(JJF 1647)的規定,活魚、水發物的計量負偏差應符合有關要求。
四是首提水產市場計量器具“五統一”管理制度。該《規范》“計量管理要求”提出,計量器具“五統一”管理制度:明確統一配置、統一檢定/校準、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維修的管理要求。
五是首提水產市場計量失信行為掛設失信警示標志。第10章“誠信計量監管”提出,市場主辦方應制定失信警示標志管理制度,對失信的經營者,掛設失信警示標志。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3-18
2024-03-14
2023-04-06
2023-03-09
2021-03-04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