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的《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為進一步強化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期,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系列宣貫、檢查執法活動,圍繞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問題,聚焦民生小事尤其是市場中“秤”的計量準確性,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類計量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集貿市場計量器具使用。
宣貫新規
漳州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圍繞集貿市場計量監管,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向消費者普及計量法律法規、電子計價秤防作弊知識以及正確使用計量器具的方法,旨在增強消費者的計量法治意識和防范利用計量器具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宣傳活動,加強《辦法》宣貫,進一步壓實集貿市場主辦方的主體責任,規范經營者合法經營行為,發放相關宣傳資料。為確保消費者在購物中快速、準確地判斷計量器具的準確性,漳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同步開展“手機變砝碼”活動,為消費者的手機稱重并張貼統一制作的重量標識,使手機成為簡易“砝碼”,有效提升了消費者的維權能力。
泉州市市場監管局舉辦《辦法》專題宣貫培訓會,從《辦法》的目的意義、適用范圍、立法依據、集市主辦者和經營者的義務、違法處罰、監管思路等方面,對《辦法》進行全面解讀。
福州市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轄區集貿市場、生鮮集市主辦方集中行政指導及《辦法》宣貫會,會議通過解讀《辦法》中集市主辦者的責任與義務等內容,要求集貿市場管理者加強行業自律,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充分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廣泛宣傳《辦法》。一方面,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解讀文章,向集貿市場主辦者、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普及計量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其對計量監管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深入集貿市場現場講解計量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商品計量要求以及誠信計量的重要性,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近日,該局聯合省計量院走進達福豐榮市集,為消費者手機稱重貼標,傳授“便攜砝碼”三步驗秤法(找公平秤、測手機自重、購物時疊加檢驗商家秤具),指導消費者辨別“鬼秤”,引導消費者成為市場公平交易的監督員,實現全民監督,守護公平交易。
送檢上門
福建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免費計量檢定服務,實施“送檢上門”“送檢到企”行動,既規范了農貿市場計量器具使用秩序,又滿足了市場經營主體對自身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檢定的需求,受到經營主體和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連城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計量檢定測試所對轄區經營主體在用計量器具開展免費計量檢定服務。檢定現場,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對電子計價秤的準確性、重復性、偏載誤差等關鍵指標進行逐一細致檢測,利用標準砝碼模擬不同重量的貨物加載,對每一臺電子計價秤進行校準調試,確保其稱量精準無誤。對于檢定合格的電子計價秤,粘貼合格標識,并向商戶詳細講解電子計價秤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日常維護要點;對于誤差超標的電子計價秤,技術人員現場進行調試維修,直至符合標準。今年以來,連城縣市場監管局為轄區農貿市場、商超等領域的150余家個體企業的300余臺計量器具提供了免費檢定服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期間,晉江市紫帽鎮市場監管所聯合市計量檢測所到紫帽綜合農貿市場開展以“落實強制檢定 杜絕缺斤少兩守護消費公平”為主題的電子計價秤免費集中上門檢定活動?;顒又?,檢定人員嚴格按照電子計價秤檢定規程要求,利用標準砝碼對電子計價秤的外觀、偏載誤差和示值誤差等逐一進行檢定,對于檢定結果合格的電子計價秤,檢定人員當場在秤體顯眼位置粘貼合格證并登記造冊。對于部分存在偏差的計量器具,檢定人員當場進行調試校準,使其恢復正常計量功能。對于超過使用年限、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計量器具,檢定人員要求攤主及時更換,避免因計量不準確而引發交易糾紛。此次共檢定電子計價秤、電子臺秤137臺,其中不合格3臺,檢定合格率為97.8%,對檢定不合格的電子計價秤均依法依規處置,保障了市場的公平交易秩序。
嚴打“鬼秤”
3月11日至12日,龍巖市市場監管局、新羅區市場監管局兩級聯動,在新羅中心城區集貿市場聯合開展計量突擊檢查。此次行動采取暗訪的方式,檢查人員深入韭菜園農貿市場、新發地農貿市場、曹溪農貿市場,重點檢查了社會關注度高的水產品、生鮮肉類等攤位在用電子計價秤稱重的示值是否準確,是否存在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等違法行為。檢查人員對集市主辦方在建立和完善誠信計量經營管理制度、落實主體責任方面進行了指導,如簽訂誠信計量承諾書、統一申報檢定、組織日常巡查等。檢查人員現場對《辦法》進行了宣貫,進一步增強了集市主辦方的責任意識。此次行動檢查人員共隨機突擊檢查農貿市場經營戶68家,未發現經營戶存在缺斤短兩的違法行為,但發現個別電子計價秤存在未申報檢定(剛開業)等問題,檢查人員責令經營戶進行整改。
3月10日,寧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寧德市計量所、蕉城區市場監管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管局到中心城區開展計量專項檢查工作。執法人員深入東僑綠銀、沃爾瑪、福永興、新亞廣場等農貿市場和超市,主要檢查在用電子計價秤是否處于檢定合格有效期內、鉛封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等違法行為。檢查現場,執法人員使用標準砝碼核驗電子計價秤稱重的示值是否準確,隨機對熱銷商品現場稱重,篩查凈含量是否準確,并仔細查看市場主辦方履行計量主體責任的情況。從檢查情況看,集貿市場主辦方落實主體責任較為到位,做到了“六個有”,即有公示經營者信息、有相關計量管理制度、有簽訂入場協議、有統一登記造冊計量器具、有設置公平秤、有組織巡查;超市和集貿市場經營者使用的120多臺電子計價秤基本符合要求,但發現3臺電子計價秤存在放置不規范、未檢定(剛買兩天)和“市斤”秤問題,執法人員當場責令經營戶進行整改。
下一步,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將以《辦法》的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集貿市場的計量監管,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加大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力度,確保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全部納入強制檢定范圍,做到應檢盡檢。同時,嚴厲打擊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偽造數據等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保證計量器具和商品量的準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3-18
2024-03-14
2023-04-06
2023-03-09
2021-03-04
2019-02-18